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在启动之前,应先用水灌满泵壳和吸水管道。当原动机使泵轴转动时,带动叶轮和水作高速旋转运动,此时,水受到离心力作用被加速后甩出叶轮,经涡形泵壳中的流道而流入水泵的压出管道,在这一过程中,水的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与此同时,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被甩出而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沿吸水管道而源源不断地流入叶轮吸入口,又受到叶轮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离心泵的连续输水
为更好地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其工作过程转换为以下叁个问题:
(1)水是怎样在叶轮里获得动能的?
(2)水的部分动能是如何转化为出水口的压力能的?
(3)水为什么会源源不断地流进叶轮,进而使水泵能连续出水?
可见,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它把原动机旋转的机械能转化为被提升水的动能和压力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许多能量损失,从而影响离心泵的效率。这种能量损失越大,离心泵的性能就越差,工作效率就越低。在启动时,如果泵内有空气,则由于空气密度远比液体的小,所以叶轮旋转后空气产生的离心力也小,使叶轮吸入口中心处只能造成很小的真空,液体不能进到叶轮中心,泵就不能出水。
离心泵的工作必要条件
离心泵的工作必要条件是事先给泵内灌满水。
如果泵壳内有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其所产生的离心力很小,而不足以使得叶轮中心处形成低压,液面与中心处的压强差很小,液面位于泵下面的液体不能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吸入泵内,这时泵具有空转而不能吸液,排出口不可能有液体排出。因此,要求离心泵在起动之前事先灌满水。这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此现象称为气缚。吸入管路安装单向底阀是为了防止启动前灌入泵壳内的液体从壳内流出,空气从吸入管道进到泵壳中造成气缚。很显然,对于移动使用的水泵(如车用泵或手抬机动泵)而言,事先灌水有诸多不便。为此,移动使用的离心泵都须配置引水装置,如滑片泵、水环泵、喷射泵等,同时要求引水装置的性能较好。